联系我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大主页
当前位置: 功能材料研究所 >> 新闻动态 >> 研究所动态 >> 正文
FML研究生党姣娥在Chem Eng J发表学术论文
2022-06-14  点击:[]

功能材料研究所(FML)研究生党姣娥撰写的论文“Constructing double-shell structured N-C-in-Co/N-C electrocatalysts with nanorod- and rhombic dodecahedron-shaped hollow morphologies to boos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nd triiodide reduction reaction(构建纳米棒和菱形十二面体中空双壳结构碳基电催化剂以提升析氢和碘还原的电催化性能)”,近期在国际化学工程领域权威英文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缩写Chem Eng J)上在线出版。云斯宁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党姣娥。党姣娥同学于2018年考入我校FML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材料物理与化学,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指导教师为云斯宁教授。

论文提出了一种构建中空双壳结构的MOF衍生氮掺杂碳催化剂的策略。首先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控制Zn-MOF的形貌,然后分别以菱形十二面体和棒状Zn-MOF为模板,在其表面生长Co-MOF,通过简单的热解技术,得到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菱形十二面体和纳米棒中空双壳结构的催化剂N-C-in-Co/N-C (RD-H-C和NR-H-C)。其中,纳米棒状NR-H-C表现出较好的析氢(HER)和碘还原(IRR)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作为碱性介质HER电极,在10 mA cm-2时,其过电势为123 mV,Tafel斜率为51 mV dec-1。NR-H-C作为对电极时,太阳能电池获得了8.51%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

这项工作不仅为构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提供了结构工程设计策略,而且为多组分MOFs衍生碳基电催化剂在能量存储和转换领域的多功能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在云斯宁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党姣娥同学认真仔细地完成了整个论文的实验内容、数据采集、手稿撰写、修改以及润色工作。论文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期刊发表,为课题组其他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树立了学习榜样。

国际期刊《Chem Eng J》收录于Elsevier数据库中,在中科院SCI分区中属于1区期刊(大区)。2022年6月2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最新公布的《Chem Eng J》的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16.744。

期刊链接:

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

论文链接: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2033411

媒体报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网报道:西安建大云斯宁教授团队研究生党姣娥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学术论文

https://news.xauat.edu.cn/xsky/2022-08-29/18854.html

能源学人:西安建大云斯宁教授CEJ:构建MOF-in-MOF衍生氮掺杂碳负载钴纳米粒中空双壳结构电催化剂以提升析氢和碘还原性能

https://mp.weixin.qq.com/s/Yt5mqjfyw6_MgzdbqLw8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