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研究所(FML)研究生贾波撰写的论文“Enhanced anaerobic mono- and co-digestion under mesophilic condition: Focusing on the magnetic field and Ti-sphere core–shell structured additives”于2020年3月16日投稿,历经两个月投稿和修改后,近期在国际生物资源技术权威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简称BITE)上在线出版。贾波同学2017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入我校FML,目前是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云斯宁教授。
文章报道了在以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牛粪)为底物的厌氧单发酵体系中,与对照组相比(累积沼气产量:308.30 mL/g VS;TCOD降解率:31.68%),在外加磁场条件下引入核-壳结构的钛基促进剂可显著提高发酵系统的性能(累积产气量:391.90–510.32 mL/g VS;TCOD降解率:54.68%–69.14%)。在以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牛粪)和食品加工业废弃物(芦荟)为底物的厌氧共发酵体系中,与对照组相比(累积沼气产量:366.67 mL/g VS);TCOD降解率:51.25%),在外加磁场条件下引入核-壳结构的钛基促进剂累积产气量(397.73–498.27 mL/g VS)和TCOD降解率(53.03%–78.25%)明显提高。此外,引入磁场与核-壳结构钛基促进剂后,无论是对单发酵还是对共发酵系统,获得的沼渣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同时,文章进一步阐明了磁场与核-壳结构钛基促进剂可能的的作用机制。磁场可以促进酶的活性与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核-壳结构钛基促进剂的每一层都扮演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核-壳结构的钛基促进剂可以作为电子载体,加速了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另一方面,氢离子在表面的迅速转移,加速了甲烷的生成过程。

核-壳结构钛基促进剂促进剂与外加磁场在厌氧发酵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这项工作通过在厌氧发酵系统中添加核-壳结构的钛基促进剂,并在外部施加磁场,不仅促进了发酵底物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沼气产量,还可以明显提高残留沼渣沼液的热稳定性和总营养素含量,这对于改善沼渣肥料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该论文提出了核-壳结构的钛基促进剂与外加磁场在厌氧发酵系统中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而阐明了其对系统发酵性能提升的内在起源,这为高效厌氧发酵促进剂的设计与研发和磁场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云斯宁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贾波同学认真仔细地完成了整个论文的实验内容、数据采集、后期的手稿撰写以及修改与润色工作。论文在短时间内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期刊发表,为课题组其他研究生树立了学习榜样。
国际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收录于Elsevier数据库中,《Bioresource Technology》在中科院SCI分区中属于1区期刊(大区)。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SCI期刊引文分析报告》最新公布的《Bioresource Technology》刊物影响因子为7.539。
期刊链接: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bioresource-technology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852420307227
媒体报道:
西建大云斯宁课题组BITE:核-壳结构促进剂与磁场联用厌氧发酵技术
https://www.x-mol.com/news/454805
https://mp.weixin.qq.com/s/A-TDwnoOjRTI5yqfBaqM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