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1-22日,“第三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科院物理所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中心、中国科学院清洁能源前沿研究重点实验室、光化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和北京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本次会议是我国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科研工作者的一次专业研讨会,旨在全面展示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广泛促进该领域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我校功能材料研究所(FML)云斯宁教授应邀在本次大会上做了题为“physical and chemical origin of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counter electrode catalyst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的邀请报告。报告不仅阐述了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对电极表现出了优越的催化性能,并开创性地利用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解释了其性能优越的物理化学根源,提出过渡金属化合物在其他新能源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报告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次会议共收到摘要295篇,来自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香港、台湾等两岸三地及日本和瑞典的121个单位214个团队668人网上注册,701人到场签名报到,研究生422人,墙报146张。会议学术委员顾问李永舫院士、邹志刚院士、陈立泉院士和沈保根院士等出席了本次学术会议。中科院院士李永舫研究员应邀做大会特邀报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孙立成、韩礼元、刘生忠等海内外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
本次会议中,云斯宁教授课题组八篇摘要被收录。本次会议论文集均被《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收录,可在万方数据平台检索引用。本次学术研讨会议的成功参与有效推动了功能材料研究所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会议详情请参见会议网址:
http://solar.iphy.ac.cn/2016/solar_conf.html

云斯宁教授担任本次大会分会场主持人

云斯宁教授在大会分会场做大会邀请报告

云斯宁教授课题组参与本次学术会议与研究生在墙报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