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大主页
当前位置: 功能材料研究所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美国发起“201调查” 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或再遭重创
2018-01-21  点击:[]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记者 陈进】当地时间1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针对光伏电池及组件,美国将设定2.5吉瓦的免税配额,对超过此配额的进口产品第一年将征收30%关税,税率在此后三年递减为25%、20%、25%。

就此,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在接受环球网财经采访时表示,美国此举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不仅有损于美国内相关产业整体发展,也进一步恶化了相关产品的全球贸易环境。作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重要一员,天合光能对此表示坚决反映。

相较于此前的“双反”,此次全球保障措施(即“201调查”)带有极强的单边主义色彩,其发起不以“是否存在倾销或者补贴”等事实为前提。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23日表示,近年来美国连续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已充分甚至过度保护了美国内相关产业,“美国已经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过35%到65%的反倾销反补贴税。2016年12月,还对中国的大型洗衣机征收了32%到52%的反倾销税。此次美方再次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发起全球保障措施,并采取严苛的征税措施,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 王贺军说。

美国此次发起“201调查”,依据的是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该条款规定,当某种商品进口数量激增,给美国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美国总统可以通过关税、配额等措施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因为这一贸易救济工具具有极强的单边主义色彩,所以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美国很少使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较于此前的“双反”,“201调查”的发起不以是否存在倾销或者补贴为前提,是“一种严重的单边主义和内顾倾向,其强调‘美国优先’而非‘竞争力优先’”。“之前美国的保护主义主要是针对单一国家,而现在是针对整个世界,此举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的出口带来冲击。”白明说。

高纪凡说,近年来,中国光伏组件制造企业主导推动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是助力美国从大型地面电站到民用分布式电站快速发展并实现平价上网的重要力量。包括天合光能在内的一大批中国光伏企业,每年都向美国市场的光伏消费者输送了产业和解决方案。美国此次高税率的措施势必会导致美国市场光伏产品的价格上调,对光伏企业在美投资和项目建设都将产生严重影响,最终直接受害的将是美国本土公司和消费者。“即便在短期内可以保护美国本土光伏企业,但在长期,此举将对美国内光伏能源应用,尤其是加州、内华达州、德州等重要的光伏应用地区造成沉重打击,不仅不会帮忙,还会削弱美国本土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高纪凡说。

中国光伏企业的价格优势,主要依靠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在中国企业的积极推动下,光伏平价上网在部分地区已经得到实现,光伏应用已经突破传统补贴市场,包括中东、拉美等其他无补贴新兴市场近年来已经崛起,全球性的光伏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此回应称:由于美国将对进口的太阳能产品最多征收30%,加上此前的对华“双反”政策,生产商将无法把太阳能板从中国大陆出口到美国。据该商会数据,2017中国队美国太阳能板出口同比大降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