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良,男,西安市长安区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兼任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冶金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结构教学研究会委员,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2005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主要著作:《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抗震结构设计》等。

教育背景
(1)1978年2月-1981年12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2)1982年9月-1985年4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3)1992年2月-199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力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1982年2月-1982年8月:江西铜业公司设计管理处助理工程师,副科长;
(2)1985年5月-1992年1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3)1995年9月-2015年3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20 10年评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主管科研和实验室副院长(至14年7月)、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陕西省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构)筑物检测中心董事长等;
研究方向
(1)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2)高层及大跨钢结构抗震与控制
(3)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加固
(4)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
(5)新型材料结构体系研发
(6)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获奖情况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
科研情况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或重大科研专项3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和地方重大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奥运会部分场馆、亚运会部分场馆、人民大会堂可靠性评估与加固、高昌古城保护、延庆观玉皇阁整体顶升保护(3.1米)、遇真宫山门及2座宫门整体顶升保护(16米)、净光寺塔纠偏保护、电器设备抗震性能试验、咸阳机场3号航站楼隔震减震、法门寺合十塔、世园会等)。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编国家规范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180余篇被SCI、EI等收录,培养博士后8名,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1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