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大主页
当前位置: 功能材料研究所 >> 新闻动态 >> 研究所动态 >> 正文
FML研究生邓莹莹在JCIS发表学术论文
2022-05-22  点击:[]

功能材料研究所(FML)研究生邓莹莹撰写的论文“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strategy building melamine sponge-derived tetrapod carbon supported cobalt–nickel tellurides 0D/3D nanohybrids for boosting hydrogen evolution and triiodide reduction reaction(多维分级策略构建三聚氰胺海绵衍生四角碳负载Co-Ni碲化物零维/三维纳米复合材料提升析氢和碘还原反应)”,近期在国际胶体与界面科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期刊简称:JCIS)上在线出版。云斯宁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我校硕士研究生邓莹莹。该生于2019年从我校功能材料专业考入FML,从事新能源材料电极材料的研究,指导教师为云斯宁教授。

论文采用多维分级策略,通过引入三聚氰胺海绵衍生的硫、氮共掺杂三维四角碳(SNTC),构建了1D/3D(CoTe2/SNTC、NiTe2/SNTC)和0D/3D(CoNiTe2/SNTC)分级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不仅有效解决了Co-Ni碲化物的分散性差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催化剂与电解液的活性接触面积,加快了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和碘还原反应(iodide reduction reaction, IRR)的电荷传输速率。其中,CoNiTe2/SNTC(0D/3D)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在碱性析氢反应中,CoNiTe2/SNTC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获得了72 mV dec-1的Tafel斜率,接近于Pt/C(49 mV dec-1)。作为对电极催化剂,CoNiTe2/SNTC组装的太阳能电池获得了8.11%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高于同等试验条件下使用贵金属Pt催化剂的电池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7.25%)。

这项工作为高效、多功能、分级有序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在先进清洁能源转换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在云斯宁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邓莹莹同学认真仔细地完成了整个论文的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后期的手稿撰写、修改以及润色工作。论文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期刊发表,为课题组其他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树立了学习榜样。

国际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收录于Elsevier数据库中,在中科院SCI分区中属于1区期刊(大区)。2021年6月30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最新公布的《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8.128。目前,该期刊即时影响因子为9.875,期刊影响力在逐步提高。

期刊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

论文链接:

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fDSz4-sDXSjO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1979722009432?dgcid=coauthor

论文即时影响因子查询:

https://mp.weixin.qq.com/s/tlmoeyU2nbNu75koTdv-lw